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中亞五國地圖,以及中亞五國行政地圖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英國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巴將歐亞大陸比作“世界島”,島的心髒就是中亞。中亞是連接歐亞的大陸橋,民族宗教關係複雜,不僅是俄羅斯南麵屏障,其穩定也是中國西部開發和新疆發展的需要。
取得冷戰勝利的美國自然不會忘記心髒的重要。1997年克林頓政府開始擬定明確的中亞戰略,擠壓俄羅斯,逐步奪取該地區的安全和能源主導權。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以解決邊界問題為契機,中亞五國和俄羅斯、中國共同發起創建上海合作組織,如今已經從單純解決邊界問題,發展為以反恐和經貿合作為核心的國際組織,成為中亞和平、發展和穩定的重要力量。中亞進入群雄並存的局麵,已有10餘載。
中亞的重要不僅因為地緣,更因其能源豐足。根據美國能源署估計,哈薩克斯坦的石油儲量可達130億噸,天然氣6萬億立方米,土庫曼斯坦的石油儲量為63億噸,天然氣為15.5億立方米。塔吉克斯坦的水、煤儲量占世界第八位,目前僅開發了12%。另外,中亞各國緊鄰的裏海也被公認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三大油氣田之一,成為爭奪焦點。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英國和日本等國的能源機構和跨國公司相繼對裏海地區油氣資源的潛力進行了評估。目前裏海地區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約為170億-330億桶,天然氣儲量約..89萬億立方米,份額占世界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8%和4.3%。
日本的到來,投石起浪。日本本土能源奇缺,石油100%依賴進口,其中87%來自中東。然而近期中東地區變數增多,原油需求大國都加緊尋求能源多元化。日本稱裏海為“第二中東”,中亞在日本心目中的地位可見一斑。8月29日的日本《讀賣新聞》毫不客氣地稱,此舉要在中俄兩國之間培養親日國家,牽製中俄。
川口順子表示,日本將向中亞國家提供包括財政支援在內的幫助,以促進中亞內陸國家早日實現“獲得出海口的願望”。為此,日本政府建議中亞各國加快建設地區性的鐵路交通網,並將鋪設一條通過阿富汗的鐵路。日本此舉意圖昭然,欲後來居上、插手中亞油氣出口管道。
群雄逐鹿
中亞地區共有5條線路:北線田吉茲—諾沃羅西斯輸油管,途經俄羅斯,符合俄羅斯利益;西線阿克套-巴庫-傑伊漢輸油管,美國政府竭力支持的項目;西北線哈薩克斯坦的田吉茲-烏津-伊朗哈爾克島管線,伊朗極力爭取;南線由阿富汗到巴基斯坦,這條管線由土庫曼斯坦經阿富汗到巴基斯坦和印度;東線是由土庫曼斯坦到中國東部的天然氣管道,由中石化提出,符合中方利益。
1999年11月,西線鋪設協議簽署。“西方壓倒一切的地緣戰略目標在於:抵消俄羅斯在中亞的影響力,也盡量減少中國和伊朗在中亞的影響”。同時美國竭力推崇一條新的西線,從阿塞拜疆首都巴庫,經過格魯吉亞到土耳其黑海港口蘇普庫,然後直接通往歐美,徹底繞開俄羅斯。
俄羅斯竭力阻止這一方案的實施,加強與歐盟的能源合作,欲與歐盟建立20-25年的“長期戰略夥伴關係”。同時不忘鞏固北線,2002年3月,一條從哈薩克斯坦田吉茲油田至新羅西斯克的管道鋪設完成,成為中亞地區第一條重要的出口管道,輸送能力每年2800萬噸,俄羅斯可望在該管道40年的運營時間裏獲得200多億美元的過境費和稅費。
隨後,西線在歐盟經過長達8年的爭論之後,2003年英國石油公司BP及其合作夥伴決定投資29億美元,鋪設連接裏海和土耳其港口的輸油管道,美國表示大力支持。而中國公司在其後的項目競標中則遭受排擠、空手而歸。
西北線雖然也符合經濟效益,但美國政府視伊朗為邪惡軸心,極力反對。而東線因為成本高施工難度大,處於論證中,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天然氣流量才能吸引石油公司投資。若東線成功,在開辟中國市場的同時,還可將日本和韓國的市場與中亞連接。中國的“西氣東輸計劃”也為合理利用中亞能源創造了機遇。
但是2002年5月底,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領導人達成了建設阿富汗管道的協定,從土庫曼斯坦經過阿富汗到達巴基斯坦,年輸氣量為300億立方米。該管道分流了東線運輸量,東線管道的可行性進一步被降低。
美日布局
美國自然樂意看到自己的盟友日本占上風。事實上,作為日本的庇護國,美國早已替日本打好了前站。
西方大舉進入裏海,威脅著俄羅斯在該地區的長遠經濟利益。2003年美國提出新中亞戰略,將中亞納入自己利益範圍。而曆經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駐軍中亞、北約東擴、進駐巴基斯坦後,俄羅斯的西麵和南麵裸露在美國勢力麵前。
2002年3月,阿塞拜疆與美國簽署防務合作協議,涉及海上安全援助、空中交通管製項目,此舉大大提高了阿在裏海的安全防衛能力。阿美接近,實現多元化,這是中亞國家孜孜以求的。
但在中亞地區,美國既要遏製俄羅斯,同時也在防止中國和伊朗發揮作用,這使得東線管道增加了新的不確定因素。2003年8月,中國與俄羅斯及三個中亞國家舉行聯合演習,對抗國際恐怖行動,維護能源安全。
就在今年6月17日上海合作組織的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峰會舉行前的6月1日,美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等5個中亞國家簽定了“貿易與投資框架”協定。根據該協定,美國-中亞貿易委員會將成立。此前,白宮更把巴基斯坦拉攏為自己的非北約盟國。此舉令南亞格局失衡。
9•11之後美國駐軍中亞,如今又進入南亞,加上在日本和韓國駐軍,中國幾乎處於美國陣線的三麵包圍中。
在美國主導的阿富汗戰爭中,日本在中亞和南亞的存在感增強。作為阿富汗的主要援助國,同時作為2002年阿富汗複興會議的主辦國,日本擴大了在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影響力,如今又進一步深入中亞。
有日本學者認為,日本在中亞地區存在自身戰略利益,尤其是能源利益,日本如果想在亞洲占有重要政治地位,就必須發揮更大的政治作用。川口順子還打算今後在舉行常設性的中亞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級別會議,在能源和保障安全等方麵建立部長級對話。
© 1996 - 2019 參前倚衡網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上潘岗